区工商联执委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
| 招商动态 |2016-04-29
在日前举行的区政协十三届八次会议大会发言、分组讨论及界别委员座谈会上,区工商联执委会委员纷纷就我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事项建言献策。以下摘录部分委员发言。
工商一组、工商二组委员在联组讨论中主要围绕如何扶持企业发展建言献策。区政府副区长杨伟强,区政协副主席、区工商联主席王锐祥参加了本组讨论。
王锐祥:番禺有很多优质本地企业想做大做强,希望我区在引进外资、外地企业的同时,扶持本地企业,多关心本地企业发展,帮助企业解决困难。希望工商一、二组的企业家能为自己企业、行业提意见和建议,让区委、区政府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。
罗灿辉:建议政府明确是否对第一批落地的总部经济企业延续过去5年的扶持政策。而且,番禺关于总部经济的文件没有南沙清晰,民营企业招商力度也不及南沙大,建议番禺明确对总部经济企业的相关政策及奖励。
王锦荣: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多困难,建议政府要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,特别是镇街商会的建设,财政上适当给予帮扶,多培养精通政策的商会工作人员。让商会倾听企业的困难,向政府反映,通过商会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发展。
区内道路上有很多检测限制黄标车进入中心城区的灯,晚上一直亮着,对驾车行驶中的司机造成一定的影响,存在危险性。建议提高检测灯的技术水平,在能检测黄标车的同时,还广大司机一个安全的驾驶环境。
陈镇雄:建议参照天河、南沙等区的办证模式,简化办证手续。加大力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,特别是南大路的建设问题。
陈敏玲:区内有些道路短距离内交通灯太多,造成交通拥堵,例如中医院门口。建议合理规划交通灯的设置,缓解交通拥堵。
赵汝渠:一是在市桥繁忙路段,如光明北路,适当采取禁左单行、绕行、调流举措,增强道路的通行能力,提高主干道、次干道和支路的利用率,有效缓解交通压力;对路段附近的主干道、次干道和支路进行研究分析,在主干道重要交叉路口采取“禁止左转,不准掉头”措施,安排车辆绕行分流到下一条干道或支路路口;对繁忙路段或路面窄小的道路设置单行标志,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通行率。二是在工作日上午7时-9时,下午5时-7时,两个上下班高峰期对市桥重要路段设置高峰禁区。三是调整环卫车、扫路车、洒水车作业时间,不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上路作业。
林其标:1. 小学生中午放学回家会增加父母压力,特别是年轻父母工作任务重,建议可吸取佛山、深圳等地学校设立学生托管中心的经验,或学校提供午休托管服务,只需留下少数老师,学生可自行成立风纪队实行自我管理,投放资源少,又可满足家长需求,一举两得;2. 当前精神病患者致人伤亡事故频发,望建立小区精神病人问题报告制度,向相关部门及时上报;或可参照新加坡经验,成立专责工作小组,镇街、村居两级发现嫌疑人出入就立刻上报,成功在短时间内跟踪、抓获该嫌疑人,有利预防并减少此类事件发生;3. 番禺文化品牌太少,沙湾作为广东音乐古镇,可由此着力打造文化品牌,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,感受文化熏陶,提升景区知名度,也有利于广东文化传播。沙湾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其中广东音乐是重要元素之一,建议将沙湾打造成为广东音乐旅游名镇。一是进一步提升沙湾古镇景区的软件管理服务,盘活周边闲置土地资源建设停车场、消费场等配套设施,提升古镇旅游的经济效应;二是古镇景区发展应融入广东音乐等特色文化元素,如举办广东音乐演奏会等,将沙湾广东音乐打造成为番禺的文化品牌;三是鼓励和引导企业家参与到古镇景区的开发建设和运作监管中,进一步规范完善古镇景区的营运。
陈敏玲:设立海鸥岛农商会,建立资源与信息交流平台,为加入农商会的会员提供各项农业种植、法律服务等项目,促进海鸥岛农业走向专业化,提高当地村民收入。一是吸收相关符合要求的企业、农户成为农商会会员或顾问,建立一系列的规范及体系;二是番禺农商会开展有关促进番禺区经贸发展的活动;三是建立资源信息分享平台,打造海鸥岛品牌原产地,实现农田优势户带动发展。
蒋伟楷:我国大力推进创新战略,鼓励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番禺区积极响应号召,进行相关试点工作。建议:一是积极宣传,增大宣传效果;二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,保障新增知识产权的奖励;三是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;四是品牌、创新与知识产权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,政府可以对企业提供帮助与扶持;五是学习借鉴南海、顺德等地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做法经验。
庄炳武(代表区政协经济委员会、工商一二组、香港组):经济新常态下我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:一是融资难;二是用人成本高,缺乏高技术人才;三是政府政策体系仍不完备,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有待打通;四是缺乏落地空间,产业化受限。建议:一是力求从产业链上对高科技、高附加值企业进行扶持;二是借鉴深圳等地经验,建立产业基金,撬动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;三是完善政务服务体系,打通帮扶中小微企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;四是发挥商协会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;五是推进我区工业园区集聚高效发展;六是稳定产业园区发展,建设创新创业生态圈。
韩腾达:澳门地方小,经济发展空间狭小,澳门青年和中小企业迫切希望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。而番禺与澳门相距100多公里,交通便利,资源丰富,但在创新发展中面临人才、科技短缺等问题。澳门与番禺具有非常好的合作空间。因此,建议在广州国际创新城设立“澳门青年创新创业基地”,促进当地创新优势与澳门资金优势相结合,为澳门青年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。
徐九洋:食品安全事关群众生命安全。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有保障。但目前番禺耕地越来越少,人口越来越多,农副产品更多地依赖外地供给。建议以清河市场为平台加强外来蔬菜、肉类等农副产品的抽检力度,同时区、镇(街)两级加强对农产品的监测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张振军:番禺的招商引资工作,已经让社会和各界企业家对番禺的发展优势有了认知。番禺在交通区位和人才资源方面拥有广州南站和广州大学城这两张“名片”,还要加大宣传和利用力度。建议:一是简化在高速公路设置各项导视牌的审批程序;二是充分利用广州大学城的人才、教育资源,吸引各方企业进驻番禺投资。
副区长杨伟强在工商一二组讨论时对委员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回应,他表示目前,我区制定了几项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,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扶持和奖励。首先,对于企业研发、培训、购置新机器设备等的投入,企业要做好财务统计,年底有事后奖补政策;其次,在技术改造方面,针对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艰难的情况,企业投入技术改造之后,在原先核定的税收基础上,税收增量部分有一定的返还,各镇街要做好政策宣传;下一步,“1+3”的城市更新政策出台,各企业要用好、用足“1+3”的城市更新政策。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、解说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,企业要主动与政府对接,使政策落地。
番禺要持续发展,不仅要加大力度招商引资、打造高端企业,同时传统的、本地的民营企业也是番禺经济的重要部分。要加大力度服务本地民营企业,建立快速反映机制,企业有问题可向商会反映,并通过商会上升到镇、区层面解决。商会要与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沟通联系。
番禺区工商联(总商会)
/传真:84626506 84699872
网址:www.pyfic.org
E-mail:panygsl@163.com
新浪微博:番禺工商联
